良心時代運動

An Era of Conscience

地球永續希望,人人體現良心,共創愛與和平世界

2022/06/06

「世界環境日」線上論壇以主題「良心為本 希望灌溉 活力地球」呼籲地球公民,從「心」愛護地球。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以在地發動的「基隆護海公投」,提出多年觀察外木山澳生態浩劫論述,希望讓社會有更多了解。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以「愛」字提醒大家來愛護我們的環境,用心感受土地的傷口,集眾人之愛來復原環境。
 
協同紅香生態農場創辦人蘇新章希望美麗的山林、美好的農業,留給子孫,大家一同傳承!
 
荷蘭生技總監Yin表示,身為大人的我們,更要有所警惕,帶領孩子做正確的決定,為我們生存的地球負責。

【記者范光惠/台北報導】今(2022)年6月5日是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第五十周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是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座右銘,更是2022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響應「世界環境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台灣傳統基金會、WPN世界民報GPDN等超過50個民間團體於6月5日共同舉辦線上論壇,以主題「良心為本 希望灌溉 活力地球」邀請產官學各界專家、職人與政經人士分享守護地球環境的自身行動與良心建言,期盼人們因疫情而被動轉型的生活型態,透過省思與覺醒,從「心」愛護地球,並以永續信念共同推動護衛地球的使命。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以主題《良心開展生機 護衛唯一地球》致詞提到,行動來自想法,想法來自心念。好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無限度地使用大自然的資源,忘卻了對大地之母心懷感激。資源的過度開發已經威脅到大自然「自癒」的能力,資源的過度使用與環境的破壞使自然系統失衡。洪博士指出,從改變我們的一個心念開始,做出不同的選擇,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是挽救心靈、挽救地球的關鍵一小步。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必須保護其有限的資源,運用陰陽平衡的智慧實踐良心之道,促進良心文化。太極門文化中的陰陽哲學,涵括眾生萬物與環境之間和諧與平衡的智慧,是永續未來的關鍵。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以6月1日發動的「基隆護海公投」提出多年觀察外木山澳生態浩劫的相關論述,希望讓社會有更多了解。他表示,我們正面對一個以能源轉型之名進行環境開發和環境迫害之實的大問題。他指出能源轉型有其必要性,但是不應該用犧牲生態做為能源轉型的前提和條件,將讓能源轉型成為社會不公義與不正義,除了海底生態受到破壞與改變之外,實際上在基隆市的海岸景觀、漁港和商港也會受到影響。

王醒之點出關鍵,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Net Zero)」大限在眼前,我們是否更該思索不一樣的應變方式,如改用「供給」決定「需求」模式,而非再續用無法解決問題且已沿用三十年的「需求決定供給」模式。

王醒之呼籲,當我們用供給來決定需求時,就會讓高耗能產業可以重新省思並調整體質、重新塑身,並促進產業升級。王醒之提到保護地球必須從個人日常做起,但有些跟政策有關,作為一個地球公民,基隆已開始推行「地方性公民投票」,期盼讓政府懸崖勒馬,重新考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可能帶來的生態浩劫,並希望大眾一起來關注「基隆反對填海造陸 公投連署」議題,一起來關注成為外木山珊瑚守護者!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投入環境保護多年,以主題「環境永續是獲利最高的投資」提到,土地和環境是我們生活的問題,永續是我們把土地保存到最好給後代,但因為人們很少關注生存的土地,她更提出問題「土地是否只住人呢?」讓線上觀眾思考。她以荒野棲地所做的紀錄片分享,在沒人使用的林子裡,有很多大自然的生物與物種生存其內,牠們也都有自己的鄰居和居住環境,不須要餵養就能從大自然中得到食物。

劉月梅指出,當人們在看到環境利益時就想收起來,等於現在的我們搜刮了後代子孫的利益。她以三點態度、三個字與觀念期勉大眾:第一對生物,與萬物共生共榮,與大自然做朋友;第二「野」,對土地,我們對田土好,田土也會對我們好;第三「協」,同心協力來做這件事。她更提到友善環境,打從心底來做這件事,以「愛」字提醒大家來愛護我們的環境,用心感受土地的傷口,集眾人之愛來復原環境。

協同紅香生態農場創辦人蘇新章以「租森林的傻子」自稱,分享其獨特的「尋求山林與農業永續之路」看法。他提到當初為了不要讓原始林一夕之間被砍伐的憾事再度上演,不要讓水土持續被開墾而破壞,他用退休金的一半租下原住民的土地,在「低度開發」的原則下,守住三大堅持:不開墾新田區、不砍樹與山林共生。更以尊重原住民多元的當地傳統文化為前提,讓大家能有負責任的生態公民理念,他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以循環自然法則來重建生物多樣,尤其是土壤生物多樣性,不僅解決許多土壤問題,同時成為「土壤連作解決方案」,更帶動原住民以新觀念來運用土地,希望能為台灣留下美麗山林。

蘇新章呼籲大家在鼓勵種樹的同時,更關鍵的是不要砍樹,為了實現理念與夢想,他召集夥伴集中力量租一些山林保存下來,三公頃土地,直到今日也六七年了。蘇新章表示,他的使命就是今天的主題,「良心良知」,就是應該要去做的,希望美麗的山林、美好的農業,留給子孫,大家一同傳承!

荷蘭生技總監也是太極門弟子Yin表示,她的工作經常須要接觸全球知名的快速消費品牌,在和客戶合作開發產品的過程中,她發現環保和永續議題已成為歐美客戶最重視的面向,從產品配方到包裝材料,都要盡可能的潔淨環保,已成為時勢所趨。年輕一代消費族群(Generation Z)對於美妝產品是否環保,幾乎是他們購買的關鍵因素。

Yin提到兩個四歲和六歲的女兒,她們的荷蘭學校在上週舉辦環境週,教導小朋友們認識各種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甚至帶小朋友們到街上打掃、撿拾菸蒂,讓孩童親身了解亂丟菸蒂和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問題。Yin表示,六歲女兒也在掃街過程中了解吸菸對身體的危害,還會提醒父母,希望周遭吸菸的親友都能儘速戒菸。Yin說:「看到孩子在這樣的年紀已經開始了解自身行為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讓身為大人的我們,更要有所警惕,帶領孩子做正確的決定,為我們生存的地球負責。」

Yin指出,環境保護最終要回歸到每個人的良心,若人人都能秉持良心,有意識地選擇環保商品,並且勤奮、正確地執行回收,同時讓下一代從小就學習環境保護,相信我們還有機會彌補人類百年來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所帶來的種種環境災難。

主持人呼籲全球世界公民立即採取行動,鼓勵更多友好環境的作為,阻止對環境有害的做法,加強復原環境的創新與發展。期盼人人都在生活中體現良心,時時保有感恩之心,在自己和環境中找到平衡,與全體世界公民共創一個充滿愛與和平的世界。

新聞報導

響應「世界地球日」 用教育啓發孩童良知 守護家園守護地球

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今(2025)年恰逢世界地球日55周年,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為主題,號召全球凝聚力量,推動政府與企業加速能源轉型,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三倍。響應世界地球日,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ANEOC)主辦的「用良心永續發展護衛地球」線上分享會,有15位分享人提供改革與行動的良心建言,來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

良心發電,改變世界!太極門世界地球日論壇凝聚守護地球的力量

為響應2025年4月22日第55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攜手舉辦線上論壇。第三場論壇於當日下午1點30分至3點舉行,邀請劉士州議員、游永滄分會長、林俊德教授等14位來自政界、學界與民間團體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永續發展的實踐與未來。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 太極門環北道館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

為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太極門環北道館於4月5日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邀請良心攤商陳玉嬌、陳雪玉姊妹分享,為食材把關,形成善的循環的美好故事。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50週年論壇 良心與行動

世界公民的理念是永續地球的力量!4月1日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成立50週年,也是台灣總會成立25週年紀念日,當晚於太極門內湖道館舉辦論壇,世界公民總會主席瑞內·瓦德羅博士頒發「全球和平貢獻獎」給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論壇指出,世界永續的前提是和平,和平的關鍵在於良心,世界公民的責任在於行動,希望秉持良心做對的事,為社會帶來快樂與正向力量。

第六屆國際良心日:日常生活展現良心 行動守護地球未來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等民間團體於4月5日舉辦線上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面對當前全球災難頻傳,與會各界踴躍提出建言,來自不同背景的分享者以真實故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良心,內容涵蓋良心教育、飲食選擇、環境保護與人際互動,強調良心行動對個人、社會乃至地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並傳遞出共同的訊息:「良心,是行動的根本,是改變的力量。」

世界之愛親訪團出訪德奧 《希望之歌》引動世人迴響與良心行動

為響應2025年4月5日第六屆聯合國國際良心日,由太極門等團體組成的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於4月初出訪奧地利與德國多個城市,以音樂演奏、歌唱舞蹈傳遞愛與和平的理念,跨國文化交流凝聚良心的力量。6日親訪團來到德國國王湖(Königssee),與當地遊客互動交流,並邀請連署《國際良心日宣言》及《世界願力日宣言》,鼓舞世人在自身生活中以實際行動改變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 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

維持世界的平衡,關鍵在於喚醒人們的良心。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主辦2025國際良心日線上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面對全球災難頻傳,各界提出建言,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良心,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其核心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良心的實踐,期能懷抱希望的能量,激發行動力,用良心穩定世局,用智慧化解災害危機,讓地球生生不息。

世界公民總會50周年論壇 青年發聲共創永續未來

今年(2025)年4月1日是「世界公民日」,也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成立50周年暨AWC台灣總會成立25周年紀念日。過去25年來,AWC台灣總會發起多項宣言與連署,向全球推廣和平與良心教育,並積極關注人權與永續發展議題,與世界公民團體合作,共同發聲。當晚,AWC於內湖舉辦論壇,邀請青年志工代表,分享世界公民的聲音,強調關心世界與年齡無關,每一份行動都是改變的起點。

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以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

1月24日「聯合國國際教育日」當天,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ANEOC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和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 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新北市議員洪佳君、頂溪國小校長方文誼、二橋國小校長林朝隆與中園國小校長黃孟慧,以實務經驗分享教育理念,並從自身做起,讓社會更趨向良善,一起迎來美好的未來。

國際教育日 良心教育從你我做起

今(2025)年國際教育日的主題為「AI(人工智慧)與教育:在自動化世界中保護人性」。把良心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正婷及新北市鳳鳴國小校長吳木樹參與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和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25響應國際教育日《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分享會」。

更多